12月23日,隨著500千伏射陽變電站投運,江蘇沿海第二輸電通道工程整體建成投運,鹽城3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成功并網。至此,江蘇海上風電并網規模超1000萬千瓦,居全國首位。
江蘇沿海二通道工程新建通海、射陽、豐海三座500千伏變電站及500千伏通海-扶海、仲洋-豐海-豐匯、射陽-豐匯三條500千伏雙回輸電線路,是江蘇沿海清潔能源輸送“大動脈”。
“沿海二通道工程將鹽城、南通等大規模海上風電匯集接入省內500千伏電力主網,通過長距離輸電線路送至長三角地區,并滿足西北地區清潔能源入蘇需求,為江蘇‘十四五’期間新能源消納打下了基礎。”公司建設部計劃管理處負責人介紹。
沿海二通道工程投運后,預計每年向長三角地區多輸送綠色清潔能源近300億千瓦時,可替代標準煤約3690萬噸,減排二氧化碳約2991萬噸,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約13.5萬噸。
值得一提的是,沿海二通道工程中的3個變電站均建成包括分布式光伏和充電樁在內的綜合能源站,為江蘇電網首次在500千伏變電站內建設。公司充分利用站內共1.84萬平方米的屋頂資源,安裝分布式光伏系統,容量達1552千瓦。
近年來,江蘇清潔能源發電邁入“快車道”,其中,海上風電發展尤為迅猛。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,截至“十三五”末,江蘇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已達573萬千瓦,占全國六成以上。預計到“十四五”末,江蘇海上風電總規模將達1300萬千瓦左右。